微量Mg/F表面梯度渗透改善高电压LiCoO2界面脆弱
王鑫, 程真国, 王果, 张晓琨, 向勇, 王欣全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30259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050℃下烧结,制备了LiCoO2低浓度梯度改性样品,分别为LiF掺杂包覆(LCOLF、LCO@LF)和MgF2掺杂包覆(LCOMF、LCO@MF)。通过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方法,对比分析材料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体相掺杂复合电极中,LCOLF热重测试显示出最优热稳定性,LCOMF晶体中(003)和(104)晶面间距收缩;45℃下1C倍率循环70圈后,LCOLF和LCOMF比容量分别为141.45和166.98 mAh·g-1,循环性能优于LiCoO2。表面包覆复合电极中,LCO@LF和LCO@MF晶粒表面光洁且晶格氧键价都向更高结合能方向增强;LCO@MF构建了坚实且紧密的包覆层,循环70圈后,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83 mAh·g-1和91.26%(LCO@LF分别为154.38 mAh·g-1和77.54%),循环性能显著优于体相掺杂。
关键词: LiCoO2, 体相掺杂, 表面包覆, LiF, MgF2, 梯度渗透
基于苯磺酸和2,2′-联吡啶双配体的锰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催化Mannich反应性能和机理
张迎春, 史燚威, 杨瑞杰, 王鑫, 宋志国, 王敏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078
由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锰的超分子配合物[Mn2(2,2′-bipy)4(H2O)Cl3](L1)·6H2O (1)和[Mn(2,2′-bipy)2(H2O)Cl](L2)·3H2O (2) (L1-=对甲基苯磺酸根,L2-=间硝基苯磺酸根,2,2′-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以Mannich反应为探针,研究了2种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并通过对比2种配合物的扫描电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分析了配合物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预测了配合物的活性位点,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活性位点的活化作用,进而阐述了配合物催化Mannich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 超分子配合物, 晶体结构, Mannich反应, 理论计算, 催化机理
浅谈化学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宣孙婷, 沈行, 王鑫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13
研究生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化学学科的特点,探讨化学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提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不够、对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不足和对研究生缺乏职业规划教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化学类专业, 专业基础知识, 科研素养, 职业规划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