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38
源起于发霉甜苜蓿,脱胎于生化实验室,华法林先生起初作为一种强力灭鼠毒药大杀四方。然而,在进入医药领域的道路上,他却因毒药的身份标签和种种流言而饱受质疑和反对。科学家们揭示了华法林抗凝血的机制,并证明了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患者的益处。从此,华法林先生以及他的衍生物们成为了抗凝治疗和防治鼠害的前线战士。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44
目前化学学科发展面临科学技术进步迅速、多学科快速交叉融合以及信息大爆炸的机遇。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是当前化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复旦大学化学系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现的课程体系短板,在强化化学基础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安全课程建设、课程与科研联动补强等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重点建设四门基础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的一体化,培养科学评判精神;开设实验安全课程系统培养安全思维,提升研究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培养方案上通过打破二级专业壁垒,建立优生优培特区,改革课程考核制度实现课程与科研的联动补强。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06039
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能力受制于多个因素,如阳极/阴极电解液界面的品质和电解液溶剂化特性。在该工作中,我们提出了阴离子受体电解液添加剂策略,通过六氟苯添加剂对Li+溶剂化结构进行调控,实现了PF6−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电解液的导电性,优化了阳极/阴极电解液界面中间相的组分/结构特征,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和提升了阴极表面的Li+传输,Li||Li对称电池在1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实现超过400 h的稳定循环,并且Li||NCM811电池在2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