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个得天独厚的乐园。过去一万年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地球自然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的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这一万年的“平静”实属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全新世”。
自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类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从大自然手中夺过了“船舵”,成为了这个星球的新主人:地球上所有的系统由人定义、受人统治。但当人类雄心勃勃“向大自然宣战”、渴望“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人与自然间本是共生共赢的手足,而非你死我活的仇敌。
可惜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沉迷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自我膨胀当中。近年来,能源告急、资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
通过直观感受,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但这远远不够:环境污染、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于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发出了“照这样下去地球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地球的承载能力有无极限?”“人类还有多大回旋余地?”这样的疑问。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系统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组,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该团队的成员包括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美国宇航局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盖亚学研究员和“临界点”专家蒂姆•莱顿以及德国总理首席环境顾问汉斯•乔吉姆•舍伦伯等。
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罗克斯特伦称,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临界点”目前还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但相对警示而言,我们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喘息的时机,一个改变的机会。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些“临界点”定义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空间”。
-
热点文章 更多
-
半导体电极的平带电位 Hot
化学通报, 2017, 80(12): 1160-1171, 1175.
-
UiO系列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方法与应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17, 33(5): 713-737. doi:10.11862/CJIC.2017.105
-
Chan-Evans-Lam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2017, 37(5): 1069-1087. doi:10.6023/cjoc201702001
-
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化学通报, 2017, 80(1): 10-33, 76.
-
二氧化钛基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
无机化学学报, 2019, 35(8): 1321-1339. doi:10.11862/CJIC.2019.167
-
-
最新文章 更多
-
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试题(实验部分) New
大学化学, 2024, 39(1): 386-395. doi:10.3866/PKU.DXHX202311002
-
CeO2(110)还原表面上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在合成气直接转化中的作用
催化学报, 2020, 41(12): 1906-1915. doi:10.1016/S1872-2067(20)63627-0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中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
色谱, 2020, 38(12): 1465-1471. doi:10.3724/SP.J.1123.2020.07002
Polyphosphoester-modifi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 for Stabilizing Picker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高分子科学, 2020, 38(8): 1-11. doi:10.1007/s10118-020-2404-z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环境水体中两种磺胺类药物
应用化学, 2021, 38(2): 236-244. doi:10.19894/j.issn.1000-0518.200365
亮点评述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
1
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8): 2073-2086. doi:10.3866/PKU.WHXB20100812
-
2
第27卷第2期封面和目次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2): .
-
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膜性能比较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11): 1372-1375. doi:10.3866/PKU.WHXB20041117
-
4
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3): 736-742. doi:10.3866/PKU.WHXB20110320
-
5
制备宽温区O/W微乳的新方法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06): 538-542. doi:10.3866/PKU.WHXB200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