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哲学思考——逆向思维

何平笙 杨海洋 朱平平

引用本文: 何平笙, 杨海洋, 朱平平. 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哲学思考——逆向思维[J]. 大学化学, 2025, 40(4): 27-32. doi: 10.3866/PKU.DXHX202403029 shu
Citation:  Pingsheng He,  Haiyang Yang,  Pingping Zhu.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in Polymer Physics Course: Emphasizing Reverse Thinking[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5, 40(4): 27-32. doi: 10.3866/PKU.DXHX202403029 shu

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哲学思考——逆向思维

  • 基金项目: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1kcszsfkc469);2023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

摘要: 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哲学内容非常丰富,本文着重介绍课程中有关逆向思维的问题。例如,将高分子链的凝聚过程看成为溶解过程的反过程;为了制备出高聚物的宏观单晶体,先让单体结晶再引发单体聚合,而不是直接由高聚物来结晶;从黏度出发转向从自由体积出发来理解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等三个实例。本文分享作者在教学中,助力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深刻理解高分子凝聚态和分子运动的几个基本问题。

English

    1. [1]

      何平笙. 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1.

    2. [2]

      何平笙, 朱平平, 杨海洋, 薛长国. 高分子通报, 2023, 36 (12), 1735.

    3. [3]

      朱平平, 何平笙, 杨海洋. 化学通报, 2003, 66 (6), w047.

    4. [4]

      何平笙, 朱平平, 杨海洋. 化学通报, 2003, 66 (3), 210.

    5. [5]

      He, P. 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s; Alpha Science Publishing Ltd.: London, UK, 2014.He, P. 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s; Alpha Science Publishing Ltd.: London, UK, 2014.

    6. [6]

      华幼卿, 金日光. 高分子物理. 第5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
  • HTML全文浏览量:  0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4-04-18
  • 收稿日期:  2024-03-11
  • 修回日期:  2024-04-0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