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化学类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以《电化学基础教程》为例

朱永明 胡会利 于元春 李旭东 高鹏

引用本文: 朱永明, 胡会利, 于元春, 李旭东, 高鹏. 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化学类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以《电化学基础教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4, 39(8): 44-47. doi: 10.3866/PKU.DXHX202312086 shu
Citation:  Yongming Zhu,  Huili Hu,  Yuanchun Yu,  Xudong Li,  Peng Gao.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New Form Stereoscopic Textbook of Electrochemistry for 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king Basic Course of Electrochemistry as an Example[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4, 39(8): 44-47. doi: 10.3866/PKU.DXHX202312086 shu

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化学类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以《电化学基础教程》为例

  • 基金项目: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2022006);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WH2023SZJG007)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互联思维打造立体化教材已经成为高校教材改革的趋势。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新兴专业,面临着紧迫的教材体系建设任务。本文以《电化学基础教程》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实施为例,从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入手,提出了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路径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希望能为新形态教材改革提供有益思路。

English

    1. [1]

      饶中浩, 刘新健, 刘臣臻, 王坤, 李孟涵, 田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3, 13 (3), 1083.

    2. [2]

      查全性. 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 第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3. [3]

      郭鹤桐, 覃奇贤. 电化学教程.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4. [4]

      李荻, 李松梅. 电化学原理. 第4版.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21.

    5. [5]

      Bard, A. J.; Faulkner, L. 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John Wiley &Sons, Inc.: New York, USA, 2001.Bard, A. J.; Faulkner, L. 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John Wiley &Sons, Inc.: New York, USA, 2001.

    6. [6]

      田曦, 李红艳, 刘红波, 李森, 张海罡, 李鹏程. 互联网周刊, 2023, 23 (12), 48.

    7. [7]

      谭文芳. 科技与出版, 2022, 19 (9), 86.

    8. [8]

      王莉, 张丽荣, 范勇, 徐家宁, 宋天佑. 大学化学, 2023, 38 (6), 52.

    9. [9]

      马金福, 卢辉, 吴建栋, 邹忠利. 大学化学. 2024, 39 (3), 174.

    10. [10]

      李琰, 宋林青. 大学化学, 2023, 38 (6), 21.

    11. [11]

      陶磊明, 乔杨, 韩嘉达. 高教学刊, 2023, 9 (11), 12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62
  • HTML全文浏览量:  3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4-02-21
  • 收稿日期:  2023-12-26
  • 修回日期:  2024-02-1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