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振荡反应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淳远 杨立军 杨金月 高卫

引用本文: 淳远, 杨立军, 杨金月, 高卫. BZ振荡反应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J]. 大学化学, 2024, 39(2): 72-76. doi: 10.3866/PKU.DXHX202308072 shu
Citation:  Yuan Chun,  Lijun Yang,  Jinyue Yang,  Wei Ga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 of BZ Oscillatory Reaction Experiment[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4, 39(2): 72-76. doi: 10.3866/PKU.DXHX202308072 shu

BZ振荡反应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通讯作者: 淳远,Email:ychun@nju.edu.cn
  • 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百”层次优质课程建设;南京大学“十三五”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南京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提升计划;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20212044);南京大学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项目

摘要: 传统BZ振荡反应实验着重于耗散结构知识的传授和诱导期反应活化能的测量。本案例基于同心圆生长过程呈现的丰富多彩的现象和蕴含的人生哲理,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支撑,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引入同心圆实验内容和翻转学习模式,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在课后利用耗散结构相关原理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进后实验将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English

    1. [1]

      邱金恒, 孙尔康, 吴强.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7–92.

    2. [2]

      复旦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0–94.

    3. [3]

      孟长功, 田福平, 宿艳, 徐铁齐, 王春燕, 姜文凤. 基础化学实验. 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293–295.

    4. [4]

      宋淑娥. 基础化学实验(III)-物理化学实验. 第3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171–173.

    5. [5]

      韩国彬, 陈良坦, 李海燕、袁汝明. 物理化学实验.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197–201.

    6. [6]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组. 物理化学实验. 第4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77–79.

    7. [7]

      胡芯, 陈泽, 闫涛, 胡锴, 赵发琼, 黄驰, 刘欲文. 大学化学, 2020, 35 (4), 137.

    8. [8]

      侯文华, 傅献彩. 物理化学. 第6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9. [9]

       Glansdorff, P.; Prigogine, I.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Fluctuations;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NY, USA, 1971. Glansdorff, P.; Prigogine, I.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Fluctuations;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NY, USA, 1971.

    10. [10]

      高文颖, 刘义, 李伟, 屈松生. 大学化学, 2004, 19 (4), 3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2
  • HTML全文浏览量:  4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08-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