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物理化学教学

袁汝明 张来英 徐晓明 吴平平 傅钢

引用本文: 袁汝明, 张来英, 徐晓明, 吴平平, 傅钢.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物理化学教学[J]. 大学化学, 2025, 40(9): 238-244. doi: 10.12461/PKU.DXHX202504069 shu
Citation:  Ruming Yuan,  Laiying Zhang,  Xiaoming Xu,  Pingping Wu,  Gang Fu.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powering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5, 40(9): 238-244. doi: 10.12461/PKU.DXHX202504069 shu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物理化学教学

    通讯作者: 袁汝明,E-mail:yuanrm@xmu.edu.cn
  • 基金项目: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20222108)

摘要: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传统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为切入点,提出并实践了一种以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改革方案,借助DeepSeek的自然语言理解和推理能力,与Xmind、Mathematica以及即梦AI有机整合,构建层级清晰、结构系统的思维脑图,实现动态知识关联与智能扩展;并将复杂数学模型以动态、可交互的形式呈现,突破抽象数学障碍;同时将相关知识点以高精度的示意图或小视频形式展示,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可交互、可移动”传达,为化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路径。

English

    1. [1]

      李平, 尹超. 大学化学, 2024, 39 (10), 402.

    2. [2]

      厦大团队: DeepSeek大模型系列报告. [2025-07-24]. https://dblab.xmu.edu.cn/post/deepseek/

    3. [3]

      翟红林, 张晓昀,曹晶晶. 大学化学, 2024, 39 (1), 63.

    4. [4]

      陈亚芍, 宁清茹. 大学化学, 2017, 32 (3), 24.

    5. [5]

      孙世刚, 陈良坦, 李海燕, 黄令. 物理化学(上册).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 33-37.

    6. [6]

      袁汝明, 张来英, 徐晓明, 吴平平, 傅钢. 大学化学, 2024, 39 (8), 375.

    7. [7]

      周佳, 魏梦娇. 大学化学, 2022, 37 (6), 2201033.

    8. [8]

      Cahill, S. T.; Bergstrom Mann, P. E.; Worrall, A. F.; Stewart, M. I. J. Chem. Educ. 2020, 97, 3085.Cahill, S. T.; Bergstrom Mann, P. E.; Worrall, A. F.; Stewart, M. I. J. Chem. Educ. 2020, 97, 3085.

    9. [9]

      黄会梅, 黄帆, 蒋中锐, 吴平平, 袁汝明. 大学化学, 2023, 38 (7), 27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39
  • HTML全文浏览量:  4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5-07-29
  • 收稿日期:  2025-04-28
  • 接受日期:  2025-06-1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