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高校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

程利平 林琳 肖秀珍

引用本文: 程利平, 林琳, 肖秀珍. “AI赋能”高校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5, 40(9): 264-272. doi: 10.12461/PKU.DXHX202501006 shu
Citation:  Liping Cheng,  Lin Lin,  Xiuzhen Xiao. “AI-Empowered”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Inorganic Chemistry Course[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5, 40(9): 264-272. doi: 10.12461/PKU.DXHX202501006 shu

“AI赋能”高校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

    通讯作者: 程利平,E-mail:chengliping@sit.edu.cn
  • 基金项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4年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0110M240007-A22);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摘要: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教学的面貌,极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针对传统课程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革路径。本课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综合运用“AI赋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营造全方位育人的智慧课堂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学中深入有效地融入“AI赋能”的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English

    1. [1]

      周立亚, 张树永, 朱亚先. 大学化学, 2023, 38 (3), 9.

    2. [2]

      王芳, 朱学坤, 刘清民, 岳之楠, 王美权. 图书与情报, 2024, No. 4, 45.

    3. [3]

      车璐, 张志强,周金佳, 李磊. 科技导报, 2024, 42 (12), 35.

    4. [4]

      李阳, 常富杰, 吴雪梅, 高立国. 化工高等教育, 2024, 41 (2), 2.

    5. [5]

      何张旭, 杨静, 杨菲菲, 张京玉. 信息技术, 2024, No. 19, 39.

    6. [6]

      章建东, 吴莹, 严吉林, 姚英明, 赵蓓, 姚建林. 大学化学, 2022, 37 (2), 2107050.

    7. [7]

      胡文远, 钟国清, 杨定明, 蒋琪英, 张欢. 大学化学, 2021, 36 (12), 2105064.

    8. [8]

      闫长斌, 李明宇, 张景伟, 李瑞鑫, 王含.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 (2), 86.

    9. [9]

      刘一志, 郭淼, 姚树桐, 杨瑞瑞, 李卫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 No. 7, 37.

    10. [10]

      刘婧靖, 王晓娟, 肖锡林, 侯三英, 龙双双. 高教学刊, 2021, No. 8,148.

    11. [11]

      孙长艳, 范慧俐, 弓爱君, 王明文. 大学化学, 2023, 38 (3), 53.

    12. [12]

      仲会娟, 达新宇, 刘文武.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2, No. 11, 29.

    13. [13]

      徐岸峰, 李斌, 李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 44 (15), 57.

    14. [14]

      郑超. 大学化学, 2020, 35 (3), 21.

    15. [15]

      刘志强, 崔凯, 张嘉伟.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30 (3), 11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3
  • HTML全文浏览量:  5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5-06-13
  • 收稿日期:  2025-01-03
  • 接受日期:  2025-02-2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