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个活性共聚合动力学问题

顾佳予 王思棋 凌君

引用本文: 顾佳予, 王思棋, 凌君. 浅析一个活性共聚合动力学问题[J]. 大学化学, 2025, 40(4): 100-107. 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12 shu
Citation:  Jiayu Gu,  Siqi Wang,  Jun Ling. Kinetics of Living Copolymerization: A Brief Discussion[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5, 40(4): 100-107. 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12 shu

浅析一个活性共聚合动力学问题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71252)

摘要: 聚合动力学是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重点,因其高度依赖理论推导,也是教学的难点。理想的活性可控均聚合应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而当体系推广至二元共聚合时,聚合物组成空间的复杂性急剧扩大,难以直接将均聚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知识迁移。本文针对二元无规活性共聚合的单体消耗动力学这一问题,从理论推导和蒙特卡洛模拟两个角度做出解答,验证了活性共聚合动力学的复杂性,证明了只有在两种特定条件下二元无规活性共聚合的单体消耗才会遵守一级动力学,为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English

    1. [1]

      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 第5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119–134.

    2. [2]

      邓明虓, 吕长利, 孙海珠. 大学化学, 2023, 38 (5), 281.

    3. [3]

      傅献彩, 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 物理化学(下册). 第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54–181.

    4. [4]

      郭丽华. 大学化学, 2019, 34 (2), 61.

    5. [5]

      Koshut, W. J.; Arnold, A. M.; Smith, Z. C.; Wright, Z. M.; Sydlik, S. A. J. Chem. Edu. 2019, 96 (5), 895.Koshut, W. J.; Arnold, A. M.; Smith, Z. C.; Wright, Z. M.; Sydlik, S. A. J. Chem. Edu. 2019, 96 (5), 895.

    6. [6]

      凌君. 计算高分子科学.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63–74.

    7. [7]

      Lu, J.; Zhang, H.; Yang, Y. Macromol. Theory Simul. 1993, 2, 747.Lu, J.; Zhang, H.; Yang, Y. Macromol. Theory Simul. 1993, 2, 747.

    8. [8]

      葛华才, 左荣红, 王德麒. 大学化学, 2021, 36 (12), 2101060.

    9. [9]

      郭霖, 隋坤艳, 胡浩, 王久兴, 王逸凡, 张小艳, 彭乔虹, 随欣. 大学化学, 2021, 36 (8), 200900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5-03-03
  • 收稿日期:  2024-06-11
  • 修回日期:  2024-09-1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