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药苦口利于病

刘红灵 夏悦 徐广 杨亚飞 屈春花

引用本文: 刘红灵, 夏悦, 徐广, 杨亚飞, 屈春花. “凉”药苦口利于病[J]. 大学化学, 2025, 40(3): 328-332. doi: 10.12461/PKU.DXHX202405039 shu
Citation:  Hongling Liu,  Yue Xia,  Guang Xu,  Yafei Yang,  Chunhua Qu. Bitter Cold Medicine, Good for Healing[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5, 40(3): 328-332. doi: 10.12461/PKU.DXHX202405039 shu

“凉”药苦口利于病

    通讯作者: 屈春花,E-mail:quchunhua1@cqctcm.edu.cn
  • 基金项目:

    重庆市2024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43285);重庆市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3482);重庆中医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XSZ2024001)

摘要: 以中医师余一的治病经历,阐述了凉性中药的苦涩味道与其所含活性成分如生物碱、萜类、糖苷类等的关系,并对苦味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剖析。通过深入认识苦味的作用机理,探讨了中药合剂苦味掩蔽剂的作用机理和功效,从而使得苦口的凉药更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English

    1. [1]

      吴文博, 齐俊英.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16), 774.

    2. [2]

      刘群, 杨晓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2 (5), 981.

    3. [3]

      孙芝杨. 饮料工业, 2009, 12 (1), 8.

    4. [4]

      罗旋, 王薇, 胡本祥, 张晓雨, 沈霞.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7 (2), 138.

    5. [5]

      强亭燕, 李香串, 房信胜, 温春秀, 范圣此. 中国现代中药, 2024, 26 (3), 566.

    6. [6]

      刘晓龙, 李春燕, 肖先, 薛金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 40 (8), 784.

    7. [7]

      叶萍.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 30 (6), 453.

    8. [8]

      Michael, A. K.; Lauren, B.; Melissa, O.; Li, H. T.; Nithin, D. A.; James, N. P.; Ronald, C. R. Respir. Res. 2021, 22 (1), 31.Michael, A. K.; Lauren, B.; Melissa, O.; Li, H. T.; Nithin, D. A.; James, N. P.; Ronald, C. R. Respir. Res. 2021, 22 (1), 31.

    9. [9]

      张开诚. 中国调味品, 2004, No. 11, 39.

    10. [10]

      赵祥君, 秦焕云, 邵冰梅, 闫蓓蓓. 侯林. 中成药, 2024, 46 (1), 170.

    11. [11]

      洪丽萍, 徐吉银, 刘振民. 一种中药合剂的苦味掩盖剂: 中国, CN201310492329. X[P]. 2016-05-0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22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4-12-17
  • 收稿日期:  2024-05-07
  • 修回日期:  2024-08-12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