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镍负载Co9S8/Ni3S2异质结电催化解耦尿素溶液制氢
郭浩, 韦童, 申晴晴, 洪安琪, 邓泽婷, 方政, 史吉超, 李仁宏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085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泡沫镍(NF)自支撑的Co9S8/Ni3S2@NF杂化纳米棒阵列,其可以作为尿素氧化反应(UOR)和析氢反应(HER)的双功能催化剂。物相分析、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o9S8/Ni3S2@NF异质结杂化纳米棒阵列通过Co9S8与Ni3S2之间的耦合异质界面促进了电子转移,提高了电荷转移速率。同时,该催化剂的粗糙表面使其展示出优异的超亲水性和超疏气性,有利于气体输送以及电解液扩散。在UOR和HER中,该催化剂分别在120和103 mV的低过电位下就能达到100和10mA·cm-2的电流密度。此外,利用合成的Co9S8/Ni3S2@NF电极同时作为阴极和阳极,当电流密度达到100 mA·cm-2时双电极电解池的运行仅需要1.57 V的低电压,并且在20 mA·cm-2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27 h,无明显活性衰减。
关键词: 镍基硫化物, 尿素氧化反应, 电解水, 双功能催化剂, 纳米棒
二维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
闫俊涛, 韦良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12024
Cu-石墨炔/双金属钨酸盐S型异质结协同增强光催化析氢
周正宇, 姚惠琴, 吴有林, 李腾, 椿范立, 靳治良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12010
采用有机法和水热法合成了Cu-石墨炔和CoNiWO4并构建Cu-石墨炔/CoNiWO4 S型异质结。在保留催化剂强氧化还原能力的同时,通过内建电场和能带弯曲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和转移。Cu-石墨炔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能力和导电性,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同时,Cu-石墨炔独特的二维平面网络结构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从而促进了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Cu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产生的热电子转移到石墨炔上,促进氢气的析出。本研究为Cu-石墨炔和镍钴基催化剂在光催化制氢领域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 Cu-石墨炔, S-型异质结, 界面工程设计, 析氢反应, DFT
S型SnO2/BiOBr异质结光催化还原CO2的电荷传输机理
安月皎, 刘文暄, 张艳峰, 张建军, 路战胜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407021
S型异质结可以实现光生载流子有效空间分离,保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深入了解S型异质结构的光致电荷转移动力学对提高其光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紧密接触的SnO2/BiOBr S型异质结。优化后的SnO2/BiOBr具有优异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CO和CH4的产率分别为345.7和6.7 μmol·g-1·h-1,分别是纯BiOBr的5.6和3.7倍。利用原位XPS和飞秒瞬态吸收光谱(fs-TA)表征了SnO2/BiOBr S型异质结的光致电荷转移机制和动力学。发现光生载流子出现了新的拟合寿命,这可归因于S型异质结的界面电子转移,进一步证明了光电子从SnO2导带到BiOBr价带的超快转移通道。因此,BiOBr导带中的还原电子和SnO2价带中的氧化空穴得以保留。本研究对S型异质结的光致电荷传输机理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SnO2/BiOBr,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S型异质结, fs-TA, 原位XPS
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黄志文, 刘琦, 郎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84
以前驱簇[Et4N][Tp*WS3(CuCl)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OTf)及3个有机桥联配体2,5-二(吡啶-4-基)噻吩(L1)、5,5'-双(4-吡啶基)-2, 2'-双噻吩(L2)和2,7-双(4-吡啶基)芘(L3)分别反应,得到了3个阳离子型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化合物[(Tp*WS3Cu3)2(μ-Cl)2(μ4-Cl)(L1)]2(OTf)2(1)、[(Tp*WS3Cu3)2(μ-Cl)2(μ4-Cl)(L2)]2(OTf)2·2CHCl3(2·2CHCl3)和[(Tp*WS3Cu3)2(μ-Cl)2(μ4-Cl)(L3)]2(OTf)2·2DMF (3·2DMF),其中Tp*=hydridotris (3,5-dimethylpyrazol-1-yl) borate。对3个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3个大环的主体均是由2个L1、L2和L3配体和3个氯桥连接的[(Tp*WS3Cu3)2(μ-Cl)2(μ4-Cl)]2+阳离子簇核组成。3个大环通过不同方式堆叠形成三维结构。核磁氢谱(1H NMR)和电喷雾飞行质谱(ESI-TOF MS)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Z扫描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的溶液有一定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关键词: W/Cu/S簇, 组装, 超分子大环, 结构, 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Porous spherical MnCo2S4 as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hybrid supercapacitors
Min LUO, Xiaonan WANG, Yaqin ZHANG, Tian PANG, Fuzhi LI, Pu SHI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205
Porous spherical MnCo2S4 was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solvothermal method. Thanks to the well-designed bimetallic composition and the unique porous spherical structure, the MnCo2S4 electrode exhibited an exceptional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190.8 mAh·g-1 at 1 A·g-1, greatly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monometallic sulfides MnS (31.7 mAh·g-1) and Co3S4 (86.7 mAh·g-1). Impressively, the as assembled MnCo2S4||porous carbon (PC) hybrid supercapacitor (HSC), showed an outstanding energy density of 76.88 Wh·kg-1 at a power density of 374.5 W·kg-1, remarkable cyclic performance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86.8% after 10 000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t 5 A·g-1, and excellent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99.7%.
关键词: transitional metal sulfide, supercapacitor, porous spherical structure
S型CeO2/Bi2MoO6微球异质结的理性设计及其高效光催化CO2还原
许修涛, 邵春风, 张金锋, 王中辽, 代凯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09031
人工半导体光催化CO2转化被广泛认为是模拟自然碳循环的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其中,Bi2MoO6具有光催化CO2转化的潜力。然而,由于其光生电荷载体的快速复合,其催化性能仍然不足。因此,改善Bi2MoO6的催化效率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水热法合成了Bi2MoO6纳米片,并在其表面同时生长了CeO2纳米颗粒,形成了Ce3+/Ce4+离子桥接修饰的S型异质结。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和光电化学测试揭示了这种异质结的增强电荷分离效应。此外,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理论计算进一步证实,光生电子转移路径遵循S型机制,从氧化型半导体Bi2MoO6的导带转移到还原型半导体CeO2的价带。实验结果表明,CeO2/Bi2MoO6、Bi2MoO6和CeO2的光催化CO2还原为CO的效率分别为65.3、14.8和1.2 μmol·g-1·h-1。与纯Bi2MoO6相比,CeO2/Bi2MoO6复合催化剂将CO2光催化还原为CO的催化效率提高了3.12倍。这项工作为设计和构建新型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光催化CO2转化, CeO2, Bi2MoO6, S型异质结, 电荷转移
MnO2纳米线支撑中空十二面体CoNi2S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郑佳红, 杨敬云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70
采用简单的室温搅拌法和一步硫化法制备了MnO2纳米线支撑中空十二面体CoNi2S4 (MnO2/CoNi2S4)电极材料。超长MnO2纳米线为电子转移提供了直接路径,而且其较大的长径比有利于形成自支撑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中空多孔的CoNi2S4提供了更丰富的活性位点,同时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得益于以上优势,MnO2/CoNi2S4在1 A·g-1时具有1 531.1 F·g-1的比电容,在10 A·g-1时具有86.9%的电容保持率。利用MnO2/CoNi2S4作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组装的MnO2/CoNi2S4||AC器件实现了高能量密度(800 W·kg-1时40 Wh·kg-1)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5 000次循环后保持64.8%)。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二氧化锰纳米线, 过渡金属硫化物, 超级电容器
一种新型Carbon Quantum Dots/CdS/Ta3N5S型异质结纤维光催化材料用于高效降解抗生素
李世杰, 戎珂, 王晓琴, 申楚琦, 杨方, 张青红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403005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 亟需重点关注并采取科学、有效方法予以解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体治理技术,为解决水体抗生素污染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在于开发出高效且稳定的光催化材料。现有的光催化材料的性能主要受制于其弱的太阳能利用率,快速复合的光生载流子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弱等问题。研究发现科学设计和构筑碳量子调控S型异质结材料可以有效克服以上问题。相比于单一的S型异质结,该新型异质结体系整合了两者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 开发新型碳量子调控S型异质结材料, 有望实现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快速治理, 进一步促进光催化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在本文研究中,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碳量子点调控的S型carbon quantum dots/CdS/Ta3N5异质结纤维用于高效去除左氧氟沙星。其对左氧氟沙星去除速率常数为0.0404 min-1,比Ta3N5,CdS/Ta3N5和CdS分别提高了39.4、2.1和7.2倍。这主要得益于独特1D/0D/0D核壳结构,该异质结构有效促进了碳量子点和S型异质结的协同增效机制。本研究为开发高效Ta3N5基催化体系用于环境治理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碳量子点, S型异质结, Ta3N5纤维, 协同效应, 光催化
原位合成S型氮缺陷ZnWO4/g-C3N4异质结及CO2光还原性能
秦建宇, 安月皎, 张艳峰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408002
通过半导体光催化将CO2转化为可储存的太阳能燃料是解决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策略。然而,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严重限制了单组分催化剂的CO2还原能力。合成具有缺陷的S型异质结可以有效地分离光生电子和空穴,增强对非极性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本文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构建了具有缺陷的S型ZnWO4/g-C3N4异质结。结果表明,CO2还原产生CO的速率高达232.4 μmol∙g-1∙h-1,选择性接近100%,分别是原始ZnWO4和g-C3N4的11.6倍和8.5倍。原位XPS和功函数分析证明了S型电荷转移路径。S型异质结实现了电子-空穴的有效空间分离,促进了CO2的还原。原位ESR表明CO2分子被氮空位吸附,氮空位是光催化反应中的电子受体,有利于电子捕获和分离。S型电荷转移模式和氮空位共同促进了CO2高效还原。这项工作为了解S型电荷转移机理和缺陷在调节CO2还原活性方面的协同作用提供了重要见解。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ZnWO4, g-C3N4, 氮空位, CO2光还原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