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实践的化工原理教学创新初探
李昱, 宋兰兰, 张红秀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87
针对在“化工原理”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学生“难理解、难应用、难坚持”三难痛点,教学团队基于OBE教学理念,“多维度、全方位”丰富理论教学体系,“夯基础、强实践”培养化学工程思维,“多项目、众主体”合理化教学评价,在摸索中推进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工程思维,团队教师在推进教学创新改革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参加各项教学赛事,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化工原理, 教学创新, OBE教学理念
经典内容、常常新——以温-熵图为例
吴强, 侯文华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7102
在热力学可逆循环过程中,用温–熵图(TS图)表示系统的温度与熵的变化关系,能同时显示出系统所吸的热与所做的功,从而可以方便地计算得到该循环的热功转换效率。本文总结了TS图在多个经典热功转换循环过程中的应用,还介绍了近期报道的、利用电势的温度效应或浓差效应构建热力学循环,从低品位热能中获取能量的几个新型能量转换过程以及TS图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可加深师生对TS图的理解和认识,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温-熵图, 热功转换效率, 热力学循环, 新能源利用
科产融合下“现代分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温聪颖, 杜正坤, 卢玉坤, 王宗廷, 何化, 杨丽敏, 曾景斌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89
本文在科产教融合理念下,对“现代分析技术”进行了课程改革。主要基于校内/际/企合作实现优质师资共享,通过融入科学前沿和生产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在授课中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协同、公众号辅助等多维教学模式,同时配备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促学促教。实践结果表明,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极大地助力于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兼顾兼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现代分析技术, 教学改革, 科产教融合, 复合型人才
融合驱动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人才培养研究
魏恒伟, 赵立秋, 耿继强, 徐学波, 马英鹏, 刘宇昊, 韩明哲, 焦桓, 魏灵灵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22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承载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强国的重任。由于实验环境存在复杂性、特殊性和高危性等,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已成为实验安全事故的高发诱因和重大隐患,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情况,基于产教融合,围绕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与应用实践,立足于实验安全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从构筑危化品安全管理系统、优化危化品安全防范机制和探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享了一套集安全教育、责任体系、信息化资源库与管理平台、存储使用,以及应急方案于一体的危化品管理与安全保障实践策略。同时,通过与企业进行校企联合与实训合作,形成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能力和促进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路径,以期为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和实验安全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化学化工, 信息化, 应用型人才
化学实验室“考联动”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梁文仪, 张弛, 方宇昕, 林美玉, 段雅倩, 沈颂章, 苏娟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4127
实验室安全是实践教学、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反映出安全宣传教育碎片化、表层化、边缘化等问题,加强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在分析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安全理论教学、安全实践教学、安全教育考核三个层面构建“教考联动”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常态化、多样化、全程化安全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素质,创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其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践教学, 教育体系, 安全教育
“认知体验-固本基-前沿创新”——复旦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刘莎莎, 刘永梅, 李有琴, 王娟, 孙立森, 张晋芬, 高翔, 孙兴文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5095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旦大学),把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聚焦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课程体系化建设,深化内涵,拓展外延,经过多年教学探索、建设和实践了“认知体验-固本强基-前沿创新”的进阶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发展方向,持续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践行创新培养,优化和强化示范平台建设,实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认知体验, 固本强基, 前沿创新, 数字化教育, 可持续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产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鲁立强, 帅琴, 田熙科, 周成冈, 程国娥, 韩波, 聂玉伦, 郑洪涛, 欧阳磊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15
新工科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起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环境学科优势,通过“金专”铺路、“金课”引领、铸“金实践”等措施,开展了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理工复合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关键词: 新工科, 应用化学专业, 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
工程化学“产融合”的实践——农药氟苯唑生产工艺的改进
黄莎华, 郭晓明, 林琳, 常光萍, 韩生, 周祖新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64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应用型高校逐渐向着产教融合模式发展。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对化学相关课程进行重新建设规划。课堂教学专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诠释,而企业则以生产成本和产品利润为导向,两者之间交流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难以学以致用。在工程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农药氟苯唑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作为教和学的研究课题,通过优化化学反应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益。这些实践不仅完善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兴趣。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工程化学, 化学工艺, 氟苯唑
“产融合、校企合作、多位一体”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龚成斌, 张国娜, 唐倩, 雷洪, 孔玲, 任文山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10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牵引着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为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我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针对我院应用化学专业提出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位一体、虚实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设置“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创新设计”三个层次的实验,推进多位一体、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并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虚实结合, 实践教学
深融背景下仪器分析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徐一凤, 吴泽颖, 商贵芹, 丁琳琳, 刘福燕, 张欢, 蒋夫花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8084
在高等教育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仪器分析与实验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针对该课程教学团队产业背景薄弱、内容偏重理论、方法传统守旧、考核评价改革不足等问题,我们采用融合校内师资和企业师资、重构教学内容、线上线下与校内校外交替教学、完善融合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机制等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以上改革旨在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塑造正确价值观,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仪器分析与实验, 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