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选修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汉江师范学院为例
周雅情, 刘佳, 王吉利, 周新, 孙勇, 吴文海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56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及有效手段。然而,地方高校汉江师范学院选修课程仍然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差、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对选修课程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表面活性剂化学课程为例,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贡献等三个角度出发,以科学成才观念为核心,设计并实践了教师评价(代号“T”)、组组互评(代号“G”)、个人贡献比(代号“I”)的“TGI”考核模式,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活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TGI”考核模式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他选修课程考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考核模式, 改革与探索, “TGI”模式
通过自由基历程烯烃1,2-双官能团化反应同时构建C—O键和C—X键研究进展
吴丹清, 刘佳, 李天宇, 徐大振, 苗志伟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87
通过自由基途径的烯烃1,2-双官能团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从烯烃直接构建C—X (X = C, N, O…)键的重要手段,其优点包括良好的区域选择性、步骤经济性和原子经济性,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含有碳-氧键的有机功能化合物种类很多,发展简单高效构建碳-氧键的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家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在构建碳-氧键的同时,构建碳-碳键、碳-氮键、碳-硫键和碳-卤键的反应研究进程,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烯烃, 1,2-双官能团化, 碳-氧键构建, 区域选择性, 研究进展, 自由基历程
基于配体调控技术制备荧光发射可视化分离的CdSe纳米晶体
李自娟, 吕萱, 陈娇娇, 赵海洋, 孙朔, 张志武, 张健龙, 马燕玲, 李洁, 冯子贤, 刘佳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38
研究了不同油酸(OA)、油胺(OLA)配体添加量在制备CdSe纳米晶体中对量子点荧光特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OA和OLA配体在CdSe纳米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采用逐层生长法制备CdSe纳米晶体时,研究了OA和OLA配体对晶体尺寸及尺寸分布的影响,并制备了尺寸分布良好的较大尺寸CdSe纳米晶体。采用多种方法对CdSe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能、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尺寸分布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OA配体的添加会使CdSe纳米晶体发射峰红移,且添加量与发射峰红移波长呈正相关,发射峰可调范围为548.5~604.0 nm;OLA配体添加量较少时会使CdSe纳米晶体发射峰蓝移,但随着OLA配体添加量的增加发射峰逐渐红移,发射峰可调范围为548.0~584.4 nm;在逐层生长法中引入OA和OLA配体可有效改善由于多次逐层生长而产生的发射峰双峰现象。最终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制备了荧光发射可视化分离的4种CdSe纳米晶体,其尺寸分布良好,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抗光漂白性能较好。
关键词: CdSe纳米晶体, 配体调控, 逐层生长法, 油酸, 油胺
基于轻量级深度神经网络的核磁共振波谱降噪
詹昊霖, 房启元, 刘佳, 史晓琦, 陈心语, 黄玉清, 陈忠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10045
核磁共振(NMR)波谱是一种用于探测分子结构和提供定量分析的稳健的非侵入性表征技术。然而,进一步的NMR应用通常受到低灵敏度性能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异核实验。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深度学习协议,用于高质量、可靠和快速的NMR波谱降噪。该深度学习(DL)协议具有轻量级的网络优势和快速的计算效率,有效地抑制噪声和伪峰信号,并恢复几乎完全淹没在严重噪声中的目标弱峰,从而实现了可观的信噪比提升。此外,它仅使用物理驱动的仿真NMR数据学习,在频域中实现令人满意的波谱去噪,并允许区分真实信号和噪声伪影。此外,训练的轻量级网络模型通用于一维和多维NMR波谱,并适用于不同的化学样品。因此,本研究呈现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化学、生物学、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谱图去噪, 轻量级网络
Au/Co3O4-ZnO催化剂上CO2-丙三醇羰基化合成丙三醇碳酸酯
李亚晋, 刘会敏, 马兰, 刘佳, 贺德华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08005
CO2与丙三醇羰基化合成丙三醇碳酸酯是一项前景广阔的CO2利用途径。尽管该反应可以通过热驱动的催化途径实现,但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xAu/20Co3O4-ZnO系列催化剂,并引入太阳光辐射能量来实现光热协同催化反应,以突破热力学限制。由p型半导体Co3O4和n型半导体ZnO复合而成的Co3O4-ZnO氧化物具有异质结构,而负载于Co3O4-ZnO表面的Au纳米粒子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我们研究了xAu/20Co3O4-ZnO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以及Au添加对xAu/20Co3O4-ZnO催化剂光热协同催化性能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Au掺杂对xAu/20Co3O4-ZnO的体相和表面性质(晶相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元素结合能、表面酸碱性、还原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u/20Co3O4-ZnO的异质结构有助于吸收可见光并提高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负载于Co3O4-ZnO表面的Au纳米颗粒约为50 nm,Au的加入改变了Zn和Co的电子密度,增强了Co物种的还原性,并增加了Co3O4-ZnO表面的氧空位。此外,Au纳米粒子的LSPR进一步提高了Au/20Co3O4-ZnO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并改善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光热协同催化性能。在优化的条件下(150 ℃、5 MPa、6 h、25 W可见光照射),2%Au/20Co3O4-ZnO表现出良好的光热协同催化性能,丙三醇碳酸酯的产率为6.5%。这项工作有望为合理设计更好的CO2-丙三醇羰基化制丙三醇碳酸酯光热催化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CO2利用, 丙三醇羰基化, 丙三醇碳酸酯, 等离子体金属, 光热催化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