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航空航天专业特色,新质无机化学教学模式
鹿现永, 胡涛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9037
基于航空航天专业育人特色,打通无机化学原理和无机元素课程建设的知识体系融合通道,利用STEM教学理念打造内涵式新质无机化学教学体系,解决目前存在的无机化学教学难点和痛点,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为新时代化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课程支撑。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新质教学体系, STEM教学理念, 学校育人特色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无铅无机钙钛矿Cs3Bi2X9(X=Cl、Br、I)光电性能表面效应研究
彭程, 韦建卫, 陈亚婷, 胡南, 曾晖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30282
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s3Bi2X9(X=Cl、Br、I)的光电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并系统阐述这3种晶体的表面效应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光学特性由铋原子和卤素原子最外层p轨道上的价电子主导。在可见光区中,材料的吸收峰会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红移,其中一维结构的Cs3Bi2Cl9表面结构在光吸收能力上尤为特别且敏感;二维结构的Cs3Bi2Br9光吸收能力会受厚度影响;零维结构的Cs3Bi2I9非常稳定,且几乎不受表面特性和晶体厚度的影响。
关键词: 表面效应, Cs3Bi2X9, 钙钛矿, 第一性原理
Au和I掺杂无机无铅双钙钛矿Cs2NaBiCl6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迟希萌, 韦建卫, 王运运, 邓文鑫, 戴佳仪, 周旭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40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Au和I单掺杂及共掺杂双钙钛矿Cs2NaBiCl6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当Au以0.25的浓度掺杂Cs2NaBiCl6中的Na时,掺杂结构的带隙低至1.86 eV,下降最显著。I单掺杂结构的带隙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相比掺杂前,各种浓度Au和I单掺杂结构的吸收光谱都发生了红移。Au和I的共掺杂导致带隙降低。其中Au和I在Cs2NaBiCl6晶体内均匀相邻位置时,共掺结构的带隙最小,在400~700 nm可见光区的光吸收能力最强,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最高。
关键词: 双钙钛矿, Cs2NaBiCl6, 第一性原理, 掺杂, 光学性质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