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消酒石酸拆分实验的改进
程岚军, 王欣媛, 安洁, 吴祥, 朱成峰, 付延明, 李有桂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8010
酒石酸及其衍生物可作为手性拆分剂拆分外消旋化合物,现有拆分实验较复杂且现象不直观。本实验为改进实验,以苯胺与外消旋酒石酸反应生成铵盐,通过拆分试剂、结晶溶剂和温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获得了可视化的L型和D型酒石酸苯胺铵盐晶体,分别再进行碱性水解,酸化获得D-(−)-酒石酸和L-(+)-酒石酸。运用圆二色谱、旋光仪和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手段对拆分的晶体进行表征和确证。本改进实验立足于通过宏观现象反映微观本质,便于学生对手性(分子)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外消酒石酸, 苯胺, 酒石酸铵盐, 结晶, 手性拆分
结构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徐志广, 许旋, 罗琼, 王干全, 彭彬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12
在“互联网+”信息化的大趋势和高考改革下,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华南师范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深度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探索。本文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和建设实践情况,依托学校“砺儒云课堂”平台将线下与线上课程打通,优势互补,建设成富有成效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线下课程考试成绩、线上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表明,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得到学生一致认可,学生的创新思维明显提升,达到令人满意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结构化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砺儒云课堂
新工科教育模式下的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罗琼, 徐志广, 许旋, 王干全, 彭彬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7016
在新工科背景下,华南师范大学结构化学教学团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科)专业中开展了结构化学教学的创新探索。课程的教学创新聚焦于如何将结构化学这门传统化学理科课程改造成符合“新工科”教育内涵的专业课,其目标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结构化学知识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科学思维、推理论证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课程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本课程的课堂质量评价均表明本课程得到学生一致认可,达到令人满意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工科教育, 结构化学, 课程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