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备到应用:InP量子点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苏雨, 范新莲, 殷垚, 王琳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26
量子点材料具有与尺寸相关的优异光学性能,如发光波长可谐调、发射半峰宽窄、激发范围宽等,应用领域广泛。然而目前主流的量子点普遍含有镉、铅等元素,不利于商业化产品发展。磷化铟(InP)量子点无重金属毒性,光谱范围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具有与镉基量子点相媲美的发光和光电性能,逐渐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InP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探讨了热注入、加热、晶核生长、阳离子交换等InP量子点合成方法的优势与缺陷,然后重点介绍了目前InP量子点在照明显示、光伏、光催化和光学标记成像等领域取得的应用成果。最后,从材料合成和器件应用2个角度提出了InP量子点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InP量子点的研究和应用,为光电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量子点, 磷化铟, 合成设计, 光电器件, 荧光探针
将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全过程探索——以“白醋总酸含量的测定”自主设计方案为例
王利平, 王焕锋, 李玉玲, 李领川, 李晓静, 陈会锋, 姬博文, 王琳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35
借助研究手段,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对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多维度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此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了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希望为化学基础知识不系统,研究能力薄弱的低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深度学习, 课堂改革
农科公共有机化学课程分级教学的实践探索
王琳, 陈燕勤, 李锋, 谭瑞康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9054
以新疆农业大学公共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分级教学的实施路径以及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具体实践环节,通过全面收集分级教学过程数据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分析,查找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农科, 有机化学, 分级教学, 考核评价, 教学成效
6S理念在高校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王琳, 刘刚, 柴春笑, 路庆明, 马莹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12041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整体环境对学生的实验学习和习惯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化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仪器分析化学实验室结合自身特点与需求,在6S (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管理上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成效。
关键词: 6S, 仪器分析, 化学教学实验室, 管理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