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57
绿色改进了银纳米粒子制备和表征的实验。以茶叶水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考查了茶叶水的含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对银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实验条件对银纳米粒子制备产生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计表征了银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验证了银纳米粒子溶液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及丁达尔现象,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其粒径。本实验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紧跟前沿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实践技能、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76
4-甲氧基苯甲醛,俗名大茴香醛,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香水调配等领域。但是传统合成大茴香醛的工艺缺点,导致其合成途径很难适合本科实验教学。本实验在温和且无金属的条件下,通过可见光诱导4-甲氧基苯甲醇来制备大茴香醛,这不仅提供了醇氧化、醛制备的新方法,而且也向学生拓展了光化学和自由基化学等重要知识,为培养具有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310091
生活中处处充满手性之美,为了让大众正确认识手性,本文基于L-和D-酒石酸对映异构体的差异,设计实验开展科普教育:(1)酒石酸的分子模型搭建;(2)酒石酸晶体的培养与观察;(3)酒石酸溶液的旋光性观察;(4)酒石酸分子的手性拆分。科普深入浅出,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互动性强,早期科普工作反响良好。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7070
基于一流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材料化学成分分析”课程建设。采用“线上+线下”和“理论+实验”结合的方式,将大型仪器引入实验教学,构建“课堂学习-线上自学-小组设计-开展实验”的教学体系和多元化评价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