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自发,曾经零,渐成大流——国内催化科学史研究概述
李志良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01
国内催化史最早的工作可追溯至民国初期的化学史著作,如《化学史通考》已零星述及催化源流,其时尚无专门催化史;之后催化专著或以催化为关键技术的著作得以出版,始常见开篇缕述催化史,如《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等。进入新中国时期,随催化学科建制化与石油开发大潮兴起等客观条件形成,催化史研究开始有了独立、专门的工作,张大煜、郭燮贤等老一辈催化专家在此领域做出开拓之功。但也仍多见于化学史、催化科学、涉催化应用技术等专文专著中。近数年来,催化史专著陆续出版,如辛勤的《催化史料》《中国催化名家》等,工作渐多。
关键词: 催化史, 化学史, 硫酸制造, 合成氨技术, 研究概况
基于可视化检测肼的吡唑类荧光猝灭型探针
张应鹏, 李星, 杨云裳, 滕志东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50064
以吡唑衍生物为荧光基团,合成和表征了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N2H4的荧光猝灭型探针(THI)。通过研究其光谱性质发现,THI对N2H4表现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响应时间短(18 s),它对N2H4的检测限为0.141 μmol·L-1。质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验证了N2H4通过THI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导致荧光猝灭的机理。此外,THI可以被制作成试纸条定量检测N2H4,并且成功实现对HeLa细胞中N2H4的荧光成像。
关键词: , 吡唑衍生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可视化检测, 荧光探针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