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废水的处理及排放评价
王静, 李平, 王玥辉, 修一凡, 张秉乾, 王书文, 高洪涛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97
对分析化学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总磷”进行改进:以绿色无毒的麦饭石为载体,制备ZnFe-LDHs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麦饭石吸附材料,运用FTIR、XRD、SEM、EDS-mapping等手段进行表征,探索出ZnFe-LDHs改性麦饭石对磷的最优吸附处理条件,去除率大于98.4%。含磷废水经改性麦饭石吸附处理后,磷的浓度小于0.08 mg∙L−1,符合磷一级排放标准。该改进实验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学生在践行“绿色化学”理念中,综合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培养提升,适合推广至本科生高年级教学。
关键词: 改性麦饭石, 吸附, 磷含量测定, 环境友好, 创新设计与改进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
李平, 尹超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75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如何应对时代命题,将传统学科教育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材料“遇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例,阐述了通识课程融合人工智能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渗透、材料与人工智能相关联内容的挖掘和材料前沿科学案例的引入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方案,改进了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丰富了课程效果评价的方式,为高校传统通识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通识课程, 人工智能, 课程思政, 前沿科学
绿色合成具有开放金属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用于有效捕获氨气
李平, 谭庚, 黄鑫, 孙福兴, 贾江涛, 朱广山, 刘佳, 李激扬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50020
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制备廉价、绿色的氨气吸附材料对于氨气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低成本的8-羟基喹啉-5-磺酸(H2QS)作为配体,通过简单的低温水热法合成了La3+基金属有机框架{[La4(QS)6(H2O)6]·18H2O}n (MOF-LaQS)。实验结果显示,MOF-LaQS在273 K、101 kPa条件下对氨气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28 cm3·g-1(10.2 mmol·g-1),且在极低压力(0.101 kPa)下仍能吸附48 cm3·g-1(2.14 mmol·g-1)的氨气。通过原位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了MOF-LaQS中开放的La3+金属位点是吸附氨气的关键位点,揭示了其高效吸附氨气的机理。
关键词: 氨气捕获, 金属有机框架, 开放式金属位点, 水热合成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