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杂合四烯光控分子开关的设计合成与性能测试
高睿, 周颖, 胡一凡, 陈思远, 徐首红, 罗千福, 张文清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50
围绕分子开关及聚集诱导发光的科研热点领域进行本科教学实验设计,将光致变色二芳烯巧妙嵌合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芳烯体系中,制备得到兼具变色和发光功能的新型杂合四芳烯光控荧光分子开关,科教融合,将科研前沿引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从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实验探索。本实验分子设计简练新颖,内容丰富,现象明显,在综合运用和巩固本科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和突破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聚集诱导发光, 荧光分子开关, 本科实验教学
一锅多组分反应选择性合成二基甲胺和三基甲烷——推荐一个有机化学综合实验
王一诺, 王思然, 赵奕龙, 徐大振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63
本文介绍了一个有机化学综合实验,实验以水杨醛、苯硼酸和芳胺为反应底物,通过芳胺上取代基控制亲核性选择性地制备二芳基甲胺和三芳基甲烷,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本实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启发学生进行机理方面的思考,帮助他们开拓知识视野,更好地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和环保意识。
关键词: 多组分反应, 苯胺, 苯硼酸, 绿色化学
实验教学中心在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李洁, 赖瑢, 肖华, 胡水, 陈滔, 李厚金, 许先芳, 胡谷平, 陈洪燕, 朱芳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1010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实验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组织实施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和学科竞赛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实验教学中心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科研训练, 学科竞赛, 实验教学中心
以整体搬迁为契机,推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高质量发展——以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赖瑢, 李洁, 许先芳, 胡水, 陈滔, 李厚金, 胡谷平, 陈洪燕, 朱芳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15
为配合学校“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的整体部署,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进整体搬迁,在学校和化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新的空间布局和实验室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中心搬迁调整历时2年,硬件条件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并结合学校新形势、新布局,与时俱进,构建简洁高效科学的管理系统,推动实验教学中心持续发展,开创了中心“高质量办学”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搬迁, 持续发展, 实验教学体系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自由基聚合制备聚丙烯酸实验新探索
赵子健, 史延新, 李世成, 阮文红, 朱芳, 江继军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1094
自由基聚合制备聚丙烯酸实验是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中重要且经典的教学内容,其单体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作为掌握自由基聚合反应和多孔吸附材料制备的代表性实验,多个高等院校均有开设。但现有教材中聚丙烯酸的制备实验存在反应体系易凝胶化、产生废液多,流程耗时30.5–33 h,无法在一个教学段内完成,表征过程较繁复等问题。为此,本改进实验采用天然且廉价易得的海藻酸钠作为增稠剂,稳定反应体系粘度,防止因局部粘度剧增引起的反应体系凝胶化;采用同样天然且廉价易得的多孔硅藻土作填充剂,与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的聚丙烯酸溶液共沉淀制备多孔树脂,大幅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消耗。此外,本改进实验紧跟学术前沿,引入智能手机识别-比色分析法表征产物的吸附性能,表征手段快速便捷。新的致孔方式和表征手段使实验时长缩减至5 h内,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同时保留原实验特色,使得该实验更具有教学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聚丙烯酸, 绿色化学, 实验时长, 智能手机识别-比色分析法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李洁, 赖瑢, 许先芳, 李厚金, 陈洪燕, 朱芳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54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山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稳步扎实推进实验教学中心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文章从建设情况、管理体制、资源整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示了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山大学)的建设过程和成果。
关键词: 国家级示范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 探索, 实践
化学“101计划”合成化学实验课程建设
陈洪燕, 侯雅君, 胡水, 韦卓勋, 朱芳, 苏成勇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9109
合成化学实验是化学“101计划”12门核心课程之一,是面向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涵盖从基础合成到中高阶和综合合成的贯通式、全链条实验课程。与传统围绕二级学科分别开设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合成化学实验主要以合成方法为主线对实验知识体系进行重构,着眼于有机、无机、高分子、超分子物质与应用性材料的合成,构建完整的化学合成方法学体系。课程内容兼顾基础和前沿,注重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贯通,并通过全链条综合实验的设计,引领学生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本文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核心知识体系建设、教材/教案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简要介绍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思路及建设情况。
关键词: 化学“101计划”, 合成化学实验, 课程建设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