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魔法条”之新病毒的快速检测
杨迪, 魏嘉怡, 翟红, 王昕, 孙太明, 宋浩乐, 王海雁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23
胶体金作为商业化的即时检验POCT (point-of-care test)免疫层析技术中最广泛的标记物之一,具有显著的颜色特征,后期无需可视化改造,且形态稳定、环境友好。本文试纸条制作过程简单,不需要大型贵重仪器。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将胶体金标记在新冠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抗体上,通过在免疫层析试纸条可视区形成类似三明治结构的抗体-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并以此复合物的红色检测线作为新冠病毒的定性分析依据。该检测方法裸眼可测、操作简单、且快速(10 min)、灵敏(检测限为0.5 ng·mL-1)、低成本(每条不超过5元)。实验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命体系中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引发的特异性生命化学反应,激发学生对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和纳米材料等学科相互融合的可视化快检技术的浓厚研究兴趣。
关键词: 胶体金, POCT, 免疫层析, 新冠病毒
纳米颗粒表面蛋白的形成机制和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张永杰, 黄彬铜, 翟月明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247
在生物体液环境中,纳米颗粒表面会快速结合蛋白质,形成蛋白冠,这会极大地改变其理化性质,并影响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理解蛋白冠的形成机制和动态变化有助于优化纳米颗粒的设计,提高纳米药物的靶向性和有效性,减少副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首先回顾了蛋白冠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蛋白冠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方法和现阶段表征技术,最后讨论了现阶段蛋白冠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此提出展望,以期不断深化对蛋白冠的认识,推动纳米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拓展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纳米-生物相互作用, 蛋白冠, 纳米无机-生物界面, 表征方法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