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道电化学发展中的思元素探讨
胡正利, 王佳, 应佚伦, 刘少创, 马慧, 章文伟, 张剑荣, 龙亿涛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72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发展历史中选取素材构建教学案例,凝练出脚踏实地、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等思政元素,将纳米孔道电化学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通过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科学素养和责任意识,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培养德才兼备高水平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 纳米孔道电化学, 发展史, 教学案例, 思政育人
化学与方法论课程思案例探索与实践
张四方, 谭燕利, 陶宇, 赵娇燕, 祝海鸿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312067
化学史与方法论作为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化学史与方法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本文在探讨化学史与方法论课程重要定位及融入思政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史与方法论特色专题“化学家评传”之“中国化学工业先驱”为例,以科学家精神为基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开发与实践,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形式均表明本次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化学史, 化学家, 科学家精神
数字PCR成名
杨城和, 吕弋, 刘睿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111
数字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能够带来高灵敏度水平的核酸检测,甚至实现单分子分析。由于其独特的绝对定量能力和高灵敏度,数字PCR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生物分子学工具。本文将从第一人称视角带入数字PCR,共同体验数字PCR的生活,以便于读者理解数字PCR的发展背景、技术原理和疫情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字PCR, 单分子检测, 低丰度检测, 高灵敏度, 绝对定量
抗病毒三十六计——浅谈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发展
王哲祺, 林雅雯, 邓顺柳, 张慧君, 周金梅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108
病毒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直观地凸显了病毒的危害性。小分子药物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一系列防治手段,其中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借鉴中国古代经典军事策略“三十六计”的智慧,简要回顾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碘苷、沙奎那韦、奥司他韦等代表性药物的设计思路与作用原理。此外,本文还展望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及抗病毒手段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抗病毒, 小分子药物, 三十六计
燃烧热测定实验的课程思设计
肖厚贞, 王明玉, 刘用, 劳邦盛, 卢凌彬, 庾名槐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11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将热带作物材料和产品,包括椰肉、椰子油和油棕果实引入物理化学经典实验项目——燃烧热的测定。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块状固体、粉末状固体、液体三种不同外貌样品燃烧热的测量技术,还了解了“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内涵和重大意义,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价值。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燃烧热的测定,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热带作物
BZ振荡反应实验的课程思设计
淳远, 杨立军, 杨金月, 高卫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8072
传统BZ振荡反应实验着重于耗散结构知识的传授和诱导期反应活化能的测量。本案例基于同心圆生长过程呈现的丰富多彩的现象和蕴含的人生哲理,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支撑,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引入同心圆实验内容和翻转学习模式,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在课后利用耗散结构相关原理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进后实验将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BZ振荡反应, 同心圆, 课程思政, 实验设计
无机化学课程思实践
黎卓熹, 魏洁书, 成燕琴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8084
高校是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大学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凝练出六种实践方式,并以“氧化与还原”章节为例介绍实施过程。文中提出的课程思政方式可以在无机化学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无机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方式
理论与计算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
侯华, 王宝山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45
理论与计算化学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通选的专业课。以课程知识点为线索,深度挖掘了课程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坚定信念、家国情怀四个方面的思政元素。通过分享课程思政案例与教学素材,提出思政内容的科学化和学科交叉融合思路,强调学术文献、学位论文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在计算化学相关课程中实现主动思政与三全育人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论与计算化学, 学科交叉, 教学设计
分析化学课程思建设的举措
张炎, 王萍, 肖铁波, 字富庭, 陈云龙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17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分析化学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培养目标,从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挖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全面推进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举措,以促进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严谨认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发展观等,形成广泛的课程思政理念共识并深入人心,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课程思政建设, 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
固-液界面接触角测定实验的课程思设计
戴春爱, 韩永生, 颜鲁婷, 李振, 曹莹泽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6065
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结合特殊润湿性材料可处理含油废水这一科研进展,将其改进为一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综合创新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保护自然、治理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有助于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接触角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 特殊润湿性, 含油废水处理, 课程思政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