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王国的奇妙之旅
汤宏胜, 张咏荷, 王德祥, 宁晓辉, 张天龙, 李延, 李华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98
实验室的化学品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类极具危险的化学品,它们时常引发各类事故,但又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危险化学品。在实验室中大家总是无法避免接触这类化学品,因此认识危化品,分辨它们的危险属性,确保正确储存和规范使用至关重要。本文以和平大使淇淇的视角,带大家走进危险化学品国度里的各个部落,介绍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以及储存方法,让大家了解并从容面对他们,并且能够安全使用,避免实验室危险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 分类, 科普
Friedel-Crafts烷基反应研究进展
程诗砚, 阮永红, 龚磊, 林玉妹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24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人名反应,常用于构建碳-碳键,在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近年来利用金属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可见光催化、酶催化和电化学催化等策略所取得的新发展。将本科教学知识与前沿研究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关键词: Friedel-Crafts烷基化, 有机合成, 催化
小分子晶体结构精修可视软件ShelXle的技术分析
淡文彦, 李伟捷, 王晓岗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2060
ShelXle是一款用于小分子晶体结构精修的专业性可视化软件,在高校群体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用户,但目前国内外有关该软件使用研究的文献报道非常少,导致众多师生在精修过程中碰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进行应对。本文详细介绍了ShelXle的开发背景、基本功能、特色功能及操作方法,结合若干案例,通过与其他软件对比,分析了ShelXle在小分子晶体结构精修中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并就如何利用ShelXle提升精修效果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结构精修, ShelXle
Python在结构化学可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王延忻, 王宏娟, 石玉仁, 杨云霞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6005
介绍使用Python语言和科学计算库绘制结构化学中常见的氢原子sp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编写了多个脚本,通过数据处理和不同的生成算法实现波函数、电子云的可视化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物理意义,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结构化学, Python, 波函数, 电子云, 可视化
银纳米粒子制备与表征实验的绿色改进及教学设计
郭永明, 李杰, 刘朝勇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57
绿色改进了银纳米粒子制备和表征的实验。以茶叶水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考查了茶叶水的含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对银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实验条件对银纳米粒子制备产生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计表征了银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验证了银纳米粒子溶液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及丁达尔现象,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其粒径。本实验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紧跟前沿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实践技能、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制备, 改进, 绿色, 教学设计
”说国漆——普漆中化学,传漆艺非遗
王映贤, 苏田野, 沈利苗, 高金苹, 武庆贺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15
漆在中国数千年的使用沉淀出独特的漆艺文化。这里的“漆”是指大漆,从漆树中采集,主要成分漆酚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漆膜,漆膜具有防潮、耐高温、耐酸碱等优良性质。大漆与色粉混合可以调制出光彩照人的色漆,被广泛地应用于髹饰、设备防腐和文物修复等。将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普漆中化学,传漆艺非遗,本文从化学的视角出发,介绍大漆中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从漆酚到漆膜发生的化学反应,设计一系列科普实验验证什么是大漆及其优良性质,让科普对象深切体会化学无处不在、化学的重要应用;介绍漆的发展历程,增加中小学生动手参与漆器制作和漆画绘制等梯度科普环节,锻炼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传递漆文化与漆艺人的工匠精神。通过糅合漆艺和化学,使科普对象领略到漆艺之美,认识到化学在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弘扬漆艺非遗文化和传播化学科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 大漆, 漆酚, 化学漆, 非遗, 科普实验
电化学促进对溴乙苯的硫氰基反应
杜津瑶, 臧兴超, 徐宁宁, 刘永军, 郭维斯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39
将本科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电催化苄位硫氰基化反应研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新创有机化学实验。有机电合成具有绿色、可控、反应易放大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领域,然而电化学促进的有机反应尚未在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予以推广。本实验使用易得的异硫氰酸三甲基硅酯,在室温下实现了电化学促进对溴乙苯的直接硫氰基化。通过将“国创项目”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绿色合成”理念。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绿色合成, 硫氰酸酯, 有机化学实验
全方位立体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童程霞, 李雅洁, 闫瑾, 屈学俭, 魏士刚, 范勇, 宋志光, 郭玉鹏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4155
吉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引入科普启迪、兴趣引导、实验训练等教学方式,从低到高,由浅入深,构建和实践了启蒙、引导、培养的全方位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中心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化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新时代下对具有批判创新思维的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实践育人, 示范中心, 化学人才, 培养模式
多元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绪, 刘城芳, 黄杰, 李祥春, 赖文勇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2021
物理化学是化学、材料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特点是概念抽象、公式繁多,理论性强、系统性强、逻辑性强。学生普遍感觉概念晦涩难懂,课堂参与度低,难以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难以形成物理化学思维。针对本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特色,本教学团队通过多元化课程内容互联、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和多元化思政元素融入,形成“科教融合”特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调动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物理化学, 本-硕-博贯通, 科教融合
Mathematica在物理化学公式可视中的应用
袁汝明, 张来英, 徐晓明, 吴平平, 傅钢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3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具在化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Mathematica软件为例,探讨了其在物理化学公式可视化中的应用。借助几个典型的例子,如范德华状态方程、原子轨道与电子云形状以及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可视化,为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形来观察和理解理论背后的物理意义,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Mathematica, 物理化学, 公式, 可视化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