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研究
付世涛, 张剑鸣, 曹灿灿, 汪志慧, 秦超然, 张建, 熊辉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59
本文以紫甘蓝蔬菜为原料,进行了pH、金属离子和各种食品添加剂等一系列稳定性分析,探索紫甘蓝色素的最佳存储和使用环境。研究表明,紫甘蓝色素对pH敏感,随着pH增大,色素保留率逐渐减小;不同金属离子对紫甘蓝色素的稳定性也有影响,Fe3+会破坏紫甘蓝色素的结构,降低稳定性,保留率仅为8.68%;而Ca2+能提高其稳定性。添加剂蔗糖也可提高其稳定性,其中20 g·L-1的蔗糖水溶液可将保留率提升至119.48%;而食盐、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均会降低其稳定性。
关键词: 紫甘蓝色素, 影响因素, 稳定性
西欧兔“碳循”世界
舒蕾, 段自敏, 康钰燊, 赵子健, 王宏, 朱丽华, 熊辉, 王楠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84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作为“主角”的二氧化碳(CO2)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然而,大众对CO2循环及碳减排等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本实验开发了一套碳循环实验,包含CO2的性质、产生、转化及捕集,通过光合作用和化学吸收等分别模拟自然界与工业固碳减排过程,实现碳减排、碳中和。通过指示剂变色、喷泉及沉淀等多种形式展示CO2的变化过程。实验原料多取自生活,操作简单;互动方案丰富,趣味性高,生动科普碳循环的化学原理,普及“双碳”知识,让低碳节能理念深入人心。
关键词: 碳循环, 光合作用, 碳捕集, 指示剂, 喷泉实验
基于虚拟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化工单元及流程仿真实习为例
熊辉, 王燕, 白荣献, 邬勇奇, 刘承美, 龚跃法, 张建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5071
针对现有化学化工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本着“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原则,构建“开放式”和“一站式”的“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就业实践”三层次实验实习实践平台,打造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虚拟资源,提升仿真实习教学效果,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化学化工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化工单元, 生产实习, 交叉复合, 培养体系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