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7074
高锰酸钾法测定补钙剂中钙的含量是一个经典的分析化学实验。本案例由“中国人普遍缺钙”这一调查结果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定市售某补钙剂产品中钙的含量,并开展分组实验重点探究草酸钙沉淀的生成条件及洗涤方法对补钙剂中钙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将“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切实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同时强化其“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15
新工科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起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环境学科优势,通过“金专”铺路、“金课”引领、铸“金实践”等措施,开展了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理工复合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97
对分析化学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总磷”进行改进:以绿色无毒的麦饭石为载体,制备ZnFe-LDHs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麦饭石吸附材料,运用FTIR、XRD、SEM、EDS-mapping等手段进行表征,探索出ZnFe-LDHs改性麦饭石对磷的最优吸附处理条件,去除率大于98.4%。含磷废水经改性麦饭石吸附处理后,磷的浓度小于0.08 mg∙L−1,符合磷一级排放标准。该改进实验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学生在践行“绿色化学”理念中,综合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培养提升,适合推广至本科生高年级教学。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24
当前,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关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涉及的元素分析检测内容主要通过商品化大型仪器进行,包括原子发射、吸收、荧光等,它们能有效满足《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关于分析仪器部分基础原理的教学需求。然而,这些仪器均存在价格高昂、结构封闭等问题。基于以上不足,我们结合液体阴极放电(SCGD)技术,设计了便携式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装置的搭建与应用实验。该装置实现了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的小型化,并便于直观演示。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自主搭建装置并自行采集信号,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仪器构造和原子发射光谱原理的理解。该实验不仅可以实现多种元素的快速、灵敏分析和检测,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成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该实验方案极富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与传统分析仪器相比,改进后的仪器装置价格低廉,易于实验教学推广,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感,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4124
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秉承目标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一流课程,坚持学生中心,广泛开展讨论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实验设计大赛,以赛代练,不断更新实验教学项目,推动实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好实验这一实践教学主战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化工类特色专业一流人才的培养需求,提高实验中心的育人能力,在全国同类高校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