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特色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万福贤, 李映, 张元红, 朱树华, 徐静, 王艳芳, 张丽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8041
立足高等农林教育,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学实践表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领略了有机化学研究前沿(尤其是与农科交叉融合应用前沿)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塑造了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厚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和交相辉映,有效解决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课程在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农科, 案例教学, 课程思政, 交叉融合创新
“实用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徐强, 张蓉, 张丽, 刘进轩, 吴硕, 吕荣文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1018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研究生“实用仪器分析理论”课的建设目标。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树立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反馈、提升的循环探索,将对研究生教育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教学中。
关键词: 实用仪器分析理论, 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育
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研究型实验教学体验课——以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硝酸银项目为例
莫启进, 卓梅芳, 钟志怡, 甘春芳, 张丽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99
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硝酸银是一种价格比较昂贵的试剂,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硝酸银,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能节约实验成本。该实验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涉及的操作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学生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解决。本文以含银废液为原料回收硝酸银为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实施,体验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 含银废液, 氯化银, 硝酸银, 研究型实验教学
基于慕课建设“大学化学实验”国家级一流课程
陈咏梅, 张丽, 李顺来, 张春婷, 崔猛, 徐庆红, 靳兰, 李春闯, 吕志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4017
化学实验慕课为解决实验教学受场地容量、仪器设备数量或时间固定等限制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但慕课建设过程和使用中容易出现“只建不用”“学生不愿用”“老师不会用”等问题,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围绕“如何将慕课作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开展深入思考并勇于实践,建设了丰富的线上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融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制定了教学团队能力提升方案以及教学质量跟踪及反馈闭环管理体系,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课程建设, 慕课
新农科背景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张元红, 姜林, 王艳芳, 苗成霞, 张丽, 李怡靖, 段俊玲, 侯菊英, 侯芹, 万福贤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60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将公共基础课与农业元素交融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农科特色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课程组在融合农业特色教学内容,融入“农味”思政元素,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了化学知识与农科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为新时代农林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元素,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一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建议
张树永, 姜文凤, 芦昌盛, 强根荣, 刘永梅, 唐向阳, 刘冬成, 张丽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502114
为了推进化学实验一流课程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效果,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开展了实验一流课程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该标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以及特色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标准,对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化学实验, 一流实验课程, 建设标准, 评价标准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