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混合碱各组分含量测定——一种综合型实验方案设计

王园朝 程和勇

引用本文: 王园朝, 程和勇. 工业混合碱各组分含量测定——一种综合型实验方案设计[J]. 大学化学, 2023, 38(1): 199-205. doi: 10.3866/PKU.DXHX202202043 shu
Citation:  Yuanchao Wang,  Heyong Cheng. Design of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Each Component in Industrial Mixed Alkali[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3, 38(1): 199-205. doi: 10.3866/PKU.DXHX202202043 shu

工业混合碱各组分含量测定——一种综合型实验方案设计

    通讯作者: 王园朝, wangyc1819@126.com
  • 基金项目:

    《分析化学》浙江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摘要: 利用两类双指示剂法、BaCl2法和电位滴定法等4种实验方法,分别测定了工业混合碱I (NaOH + Na2CO3)和混合碱II (Na2CO3 + NaHCO3)溶液中NaOH、Na2CO3与NaHCO3等3种成分的质量浓度(即单位体积溶液中组分质量)。计算和比较了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误差和标准偏差,对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分析了产生误差及造成显著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BaCl2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差;BaCl2法与其他3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内容不仅对工业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参考,而且为酸碱滴定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综合型实验项目的设计方案。

English

    1. [1]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实验. 第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2. [2]

      华中师范大学等. 分析化学实验. 第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3]

      邓艳丽, 杨诗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40 (4), 67.

    4. [4]

      彭国丽, 刘家春.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2 (4), 102.

    5. [5]

      仵春祺, 徐天昊, 王艳红, 张湘英, 张锡娅. 仪器分析, 2014, No. 3, 88.

    6. [6]

      牛丽丹. 山东化工, 2016, 45 (20), 90.

    7. [7]

      孙文利, 王春, 刘洋, 赵晓冉. 技术前沿与装备应用, 2018, No. 12, 25.

    8. [8]

      王晓艳.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 No. 1, 164.

    9. [9]

      陈大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 No. 3, 124.

    10. [10]

      刘霞. 大学化学, 2018, 33 (1), 21.

    11. [11]

      李玉金.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 23 (6), 77.

    12. [12]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 第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3. [13]

      华中师范大学等. 分析化学. 第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4. [14]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化学试剂 电位滴定法通则: GB/T 9725–2007.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15. [15]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等. 分析化学. 第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6
  • 文章访问数:  1334
  • HTML全文浏览量:  405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2-02-1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