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层在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邓召儒 杨盛谊 孟令川 娄志东

引用本文: 邓召儒, 杨盛谊, 孟令川, 娄志东. 超薄层在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4): 700-704. doi: 10.3866/PKU.WHXB20080427 shu
Citation:  DENG Zhao-Ru, YANG Sheng-Yi, MENG Ling-Chuan, LOU Zhi-Dong. Application of Ultrathin Layer in Whi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8, 24(04): 700-704. doi: 10.3866/PKU.WHXB20080427 shu

超薄层在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摘要: 以DCJTB为掺杂剂, 以BCP为空穴阻挡层, 研究了两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NPB/BCP/Alq3:DCJTB/Alq3/Al(结构A)和ITO/NPB/BCP/Alq3/Alq3:DCJTB/Alq3/Al(结构B)的电致发光光谱. 实验结果显示, 在结构A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中, 绿光的相对发光强度较弱,增加Alq3层的厚度对绿光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也很小; 而在结构B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中, BCP层与掺杂层(Alq3:DCJTB)之间的Alq3薄层对绿光的相对发光强度影响显著, 用很薄的Alq3层就可以得到强的绿光发射. 进一步改变器件结构, 利用有机超薄层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白光器件ITO/NPB(50 nm)/BCP(3 nm)/Alq3(3 nm)/Alq3:DCJTB(1%(w))(5 nm)/Alq3(7 nm)/Al. 随着电压的增加(14-18 V), 该器件的色坐标基本保持在(0.33, 0.37)处不动; 在43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 该器件的发光亮度可达11521 cd·m-2.

English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005
  • 文章访问数:  2883
  • HTML全文浏览量:  6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08-04-07
  • 收稿日期:  2007-09-04
  • 网络出版日期:  2008-03-0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