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活性纤维素的生成和演变机理

刘倩 王树荣 王凯歌 郭秀娟 骆仲泱 岑可法

引用本文: 刘倩, 王树荣, 王凯歌, 郭秀娟, 骆仲泱, 岑可法. 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活性纤维素的生成和演变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1): 1957-1963. doi: 10.1016/S1872-1508(08)60078-9 shu
Citation:  LIU Qian, WANG Shu-Rong, WANG Kai-Ge, GUO Xiu-Juan, LUO Zhong-Yang, CEN Ke-Fa.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Consequent Evolution of Active Cellulose during Cellulose Pyrolysi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8, 24(11): 1957-1963. doi: 10.1016/S1872-1508(08)60078-9 shu

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活性纤维素的生成和演变机理

摘要: 在辐射加热闪速热裂解实验台上获取了一种可溶性的黄色固体中间产物, 在两个不同辐射热流下其产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均呈现升高-稳定-再升高的变化趋势.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 其主要成分包括低聚糖、葡萄糖、左旋葡聚糖、丙酮醛等. 将其中的纤维二糖、纤维三糖等低聚糖, 以及葡萄糖等单糖的混合物归为活性纤维素. 在高热流下, 活性纤维素的相对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在可溶性产物中的含量可高达68%(w, 质量分数), 且聚合度较高的低聚糖占主导地位. 在低热流下活性纤维素产量相对较低, 最高达到约57%(w), 更多地由聚合度较低的糖类组成. 在高温下活性纤维素极不稳定, 易降解生成聚合度更低的糖类, 甚至焦炭、挥发份和气体产物. 最后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机理模型, 描述了活性纤维素的生成和演变的反应路径.

English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25
  • 文章访问数:  3099
  • HTML全文浏览量:  28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08-11-10
  • 收稿日期:  2008-07-04
  • 网络出版日期:  2008-09-22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