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和去润湿竞争条件下分子结构对超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袁伟忠 张凤波 袁金颖 谢续明 洪啸吟

引用本文: 袁伟忠, 张凤波, 袁金颖, 谢续明, 洪啸吟. 结晶和去润湿竞争条件下分子结构对超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4): 1157-1163. doi: 10.3866/PKU.WHXB20100431 shu
Citation:  YUAN Wei-Zhong, ZHANG Feng-Bo, YUAN Jin-Ying, XIE Xu-Ming, HONG Xiao-Yin. Effect ofMolecular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Ultrathin Films by Competing Crystallization and Dewetting Processe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10, 26(04): 1157-1163. doi: 10.3866/PKU.WHXB20100431 shu

结晶和去润湿竞争条件下分子结构对超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摘要:

将星形支化结构的聚己内酯, 包括六臂星形聚己内酯(HPCL)和树枝状星形聚己内酯(DPCL), 以及线形聚己内酯(LPCL)室温旋涂于云母片上,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分子结构对星形支化聚己内酯超薄膜的润湿-去润湿性质的影响. 在旋涂过程中, 薄膜的形成受去润湿和结晶竞争的控制.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结果表明, 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 结晶性的顺序是: DPCL最弱, HPCL次弱, LPCL最强. 依据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即去润湿和结晶竞争的结果, LPCL、HPCL和DPCL的超薄膜表现出不同的表面形态, 包括尺寸不同的完整的球晶、开口的球晶、树枝状片、分散的颗粒.

English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512
  • 文章访问数:  2749
  • HTML全文浏览量:  32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10-04-02
  • 收稿日期:  2009-12-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10-03-0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