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萘直链多胺化合物的荧光pH效应及核苷磷酸盐的分子识别

梅明华 阎晶晶 吴世康

引用本文: 梅明华, 阎晶晶, 吴世康. 含萘直链多胺化合物的荧光pH效应及核苷磷酸盐的分子识别[J].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08): 686-691. doi: 10.3866/PKU.WHXB20020804 shu
Citation:  Mei Ming-Hua, Yan Jing-Jing, Wu Shi-Kang. The pH Effect on the Fluorescence of Linear Poly-amino-compound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Nucleoside Phosphate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2, 18(08): 686-691. doi: 10.3866/PKU.WHXB20020804 shu

含萘直链多胺化合物的荧光pH效应及核苷磷酸盐的分子识别

摘要: 合成了三种含萘但链长不同的多胺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发现所研究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与pH值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因此这类化合物可用作测定溶液pH值的荧光探针.在上述化合物溶液中分别引入不同的核苷磷酸盐(ATP、ADP、AMP),发现所研究的化合物如N-(2-氨乙基)-N’-(2-[(1-萘甲基)氨乙基])乙二胺(化合物3),其荧光可被不同的核苷磷酸盐所猝灭.以Stern-Volmer常数(KSV)或猝灭常数(Kq)作为评估猝灭能力大小的标准表明,不同核苷磷酸盐的猝灭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其中ATP有着对化合物3荧光最大的猝灭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尺寸的匹配和化合物中基团的空间合理排布是化合物和核苷磷酸盐间能发生相互作用的重要根据,而猝灭则强烈地依赖于这类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可利用化合物荧光强度的改变来识别各种不同的核苷磷酸盐.

English

  •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427
  • 文章访问数:  3179
  • HTML全文浏览量:  58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02-08-15
  • 收稿日期:  2001-12-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02-08-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