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   2016, Vol. 37 Issue(10): 32-34   PDF    
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改进创新--以“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在热力学上的应用”为例
胡俊平, 刘妍, 毕慧敏, 游富英, 谢鹏涛     
邯郸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05
摘要: 通过分析电化学法测量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实验中测定结果与预期结果偏差大、实验数据重现性差的原因, 结合教学实践, 采用循环水恒温电动势测定装置, 测量锌-铜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 进而推导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促进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电动势     锌-铜电池     热力学函数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Measurement of Galvanic Battery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Application in Thermodynamics
HU Jun-Ping, LIU Yan, BI Hui-Min, YOU Fu-Ying, XIE Peng-Tao     
School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s,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the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expected data,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poor reproducibility of experimental data of measurement experiment of thermodynamics function variation in chemical reaction by electrochemistry method.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electromotive force of zinc-copper batter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through measuring device with thermostatic control system of circulating water, and calculated the variation of thermodynamics functions in the chemical reaction. The improved experiment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design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Key Words: electromotive force     zinc-copper battery     thermodynamics function    

实验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实验室是培养发明创造、创新人才的平台。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打好基础有较好的帮助作用,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创新设计性实验具有涉及知识点多、操作技术高、设计难度大、数据处理复杂等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1]。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原电池电动势测定为基础,通过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内容,创新设计了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在热力学上的应用的实验项目,明显提高了实验的创新性,改善了实验效果。

1 实验改进
1.1 实验的不足

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实验,结合了电化学和热力学2大领域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由于电动势测定过程中,原电池组装步骤多,测定装置恒温困难,电池电动势随温度变化复杂,测定的电动势理论数值较小等原因,往往造成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偏差较大,实验数据参差不齐,重现性差,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2-3]

1.2 改进方法

本着优化实验项目,提高创新设计性实验在教学中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经过授课教师集体讨论,查阅相关教材及文献,结合实验室具体条件,对实验做如下改进。

(1) 由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这2个实验项目在实验内容上存在电动势测定及应用的传承关系[4],合并成创新设计实验项目: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在热力学上的应用。以对消法测定锌-铜电池、锌-甘汞电池、甘汞-铜电池的电动势为基础,延伸到测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池的温度系数,推导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2) 大多数物理化学教材中,原电池电动势测定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度波动,恒温效果差,产生不必要的实验误差。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快速恒温的循环水恒温电动势测定装置,如图 1所示。A、B、C为装置的3只电极管,A、B 2只管分别插入正电极E1和负电极E2,C管插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A、B管分别通过试管底部微孔H1 和H2相通。每次测量时,在C管底部加入新制备的琼脂盐桥,连通A、B、C电极管。恒温水从入水口F进入,从出水口G流出,保持整个装置的恒温环境。该装置可以同时测定三电极体系的电池电动势,在保持装置稳定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的电动势,可以有效提高测试数据的重复性,减少实验误差。

图 1 循环水恒温电动势测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Fig. 1 Measuring device of EMF with thermostatic control system of circulating water A—正极管;B—负极管;C—参比电极管;E1—正极;E2—负极;E3—饱和甘汞电极;F—循环水进口;G—循环水出口;H1、H2—电极管微孔。

2 改进结果
2.1 实验步骤

(1) 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4]上的进行操作。

(2)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采用图 1循环水恒温电动势测定装置,首先在C管底部加入新制备的饱和Na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盐桥[5],插入饱和甘汞电极;在A、B管中分别加入0.100 0 moL/L的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插入制备好的锌电极和铜电极。在室温下用电位差综合测定仪分别测定电池1、2、3的电动势值[4]

电池1:Zn(s)∣ZnSO4(0.100 0 mol/L)║KCl(aq)∣Hg2Cl2∣Hg(l)

电池2:Hg(l)∣Hg2Cl2∣KCl(aq)║CuSO4(0.100 0 mol/L)∣Cu(s)

电池3:Zn(s)∣ZnSO4(0.100 0 mol/L)║CuSO4(0.100 0 mol/L)∣Cu(s)

(3) 不同温度下电动势的测定。通入恒温水,保持体系恒温。用电位差综合测定仪分别测定电池3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的电动势,每次升温达到指定温度后再恒温10 min左右进行测试。当数值稳定在 0.1 mV之内时即可认为电池达到平衡。锌-铜可逆电池在室温附近很小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电动势和温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近似处理。在实验时选择比室温略高的温度开始,具体测量温度为295 K,298 K,301 K,304 K,307 K,每隔3 ℃测定一次电动势,这样实验温度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以利于实验结果的处理[6-7]。同时由于饱和甘汞电极电极电势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与铜电极、锌电极的温度系数反差较大,故本文只讨论电池3锌-铜电池的电动势温度系数。

2.2 结果与讨论

实验温度范围内,采用循环水恒温电动势测定装置,测得锌-铜电池在大气压为 98.94 kPa时各温度下的电动势如表 1所示。

表 1 锌-铜电池电动势和温度的关系 Table 1 Relationship of Zn-Cu battery EMF and temperature

由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非气体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温度近似呈直线关系,因此可以由电动势对温度作图(E-T 曲线图),得到锌-铜电池的电动势-温度曲线(图 2),对实验数据做线性拟合,得到锌-铜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left( \frac{\partial E}{\partial T} \right)}_{p}}$=-1.105×10-4(V/K) ,利用定温定压下的可逆电池公式[8]:(ΔrGm)T,p=-nFE;ΔrSm=nF${{\left( \frac{\partial E}{\partial T} \right)}_{p}}$;ΔrHm=-nFE+nFT${{\left( \frac{\partial E}{\partial T} \right)}_{p}}$,可求得锌-铜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实验值,并与理论计算值[9]比较(表 2)。在大气压98.94 kPa、温度298 K下,锌-铜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为:ΔrGm=-213.05 kJ·mol-1;ΔrSm=-21.32 J·mol-1·K-1;ΔrHm=-219.41 kJ·mol-1。相对误差分别为0.023%,2.247%和0.041%。

图 2 锌-铜电池的电动势-温度曲线 Fig. 2 Curve of Zn-Cu battery EMF and temperature

表 2 锌-铜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实验值与理论值及相对误差 Table 2 Experimental value and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of the reactions of Zn-Cu battery and their relative error

3 实验效果

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原电池电动势测定为基础,采用循环水恒温电动势测定装置,结合热力学和电化学的特点,准确测定了锌-铜电池电动势温度系数,计算了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通过这一实验项目,不但巩固了学生对原电池电动势测定原理的理解,还加深了对热力学相关知识的认识。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的同时,全方位提高了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改革增加了新的案例。

参考文献
[1] 黄品梅, 黄道平, 梁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6) ,93.
[2] 林清枝. 大学学报, 1989 ,4 ,(1) ,48, 47.
[3] 聂雪, 屈景年, 曾荣英, 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 ,(34) ,48.
[4] 夏海涛. 物理化学实验.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 114 -124, 127-128
[5] 秦旅. 化学教育, 1998 ,19 ,(6) ,39.
[6] 刘颖, 柳翱.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0 ,(3) ,258.
[7] 刘寿长, 张建民, 徐顺. 物理化学实验与技术.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 285 -287
[8]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物理化学(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324 -325
[9] 实用化学手册编写组. 实用化学手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 277 -350